2012年年底,第二批國家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公布,海南等29個省區和城市入列。 “經過三輪專家評審,我省被列入國家第二批低碳試點省,這也是第二批試點中的*一個省份,其他全部為城市,可見海南的試點范圍更大,實施難度也更復雜。”省*區域經濟和環資處處長馮燕說。 在專家學者看來,入圍第二批低碳試點,有助于海南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利用結構,建設綠色低碳島。 “在我國進入低碳經濟時代的背景下,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大舉措。”中改院海南研究所所長夏鋒說,海南*的自然資源是海南發展的zui大資本,是旅游島建設的zui大優勢,較之全國其它地區,海南有條件在綠色發展道路上走在*列。 現實要求海南走低碳發展之路 2010年7月,國家*確定“五省八市”為我國*批國家低碳試點,彼時海南并未入列。時隔一年半左右,海南zui終入圍。至此,我國已確定6個省區低碳試點,36個低碳試點城市。 據分析,海南被列入第二批低碳試點省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海南區域位置特殊,具有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戰略地位,四周環海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我省極易受氣候變化和天氣氣候事件的影響,生態系統較脆弱。 “作為獨立的地理單元,氣候變化對海南影響逐年增多,主要體現在天氣事件危害明顯增大,洪澇、干旱災害加劇,自然生態退化,海平面持續上升等,現實要求海南發展必須走低碳發展之路。”馮燕說。 其次,海南已具備低碳發展基礎條件,主要體現在旅游島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都與低碳發展不謀而合。 “旅游業可以說是‘無煙工業’,同樣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比高碳產業低得多,發展旅游業本身就是低碳產業。”馮燕說,海南有多年的生態省建設經驗,這為低碳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除卻區域位置和產業發展等因素,歷屆省委省政府均高度重視低碳發展。不難看出,綠色低碳發展漸成“海南共識”。 有助優化產業結構及能源利用 “什么樣的產業結構是符合海南實際的產業結構?”這是省長蔣定之在2012年省委理論研討會上發問。而在國家*下發的第二批低碳試點的通知中,尤其強調實施方案要結合當地的產業布局、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 審視海南近年來走過的發展道路,答案日漸清晰。 “推進綠色發展戰略,根本在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型。”夏鋒認為,要實現這一轉型,迫切要求海南把優先發展低碳經濟作為突破口,探索建立有利于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實現“低碳化”的發展目標。 省*副主任王長仁說,為建設綠色低碳島,我省將充分利用海南的區位、生態、開放政策等綜合優勢,加大政策設計和扶持力度,加強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軟件動漫、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提升商業購物、康復療養、文化娛樂等產業,加快熱帶度假休閑旅游業轉型升級,繼續以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發展環境引進大型企業總部和區域總部,促進現代服務業向中轉型。 低碳試點方案中的產業布局部分是關鍵內容。“產業布局須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旅游島規劃及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馮燕說,特別是低碳試點方案中二產發展,也將繼續秉承集約、集群、高科技、園區化發展新型工業的理念。 據透露,在發展清潔能源上,海南將安全穩妥發展核電,積極適度發展風電,規范發展水電,穩步推進太陽能利用,科學發展生物質能,加大天然氣開發利用,進一步優化能源供應結構,力爭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12%。 抓住機遇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建設旅游島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大舉措,海南應抓住歷史機遇,成為我國綠色發展的先行地區之一,為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做出區域性示范。 王長仁認為,海南正處在發展上升期,我省正以建設旅游島為載體,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變潛在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為現實經濟競爭優勢,實現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海南有望在綠色發展之路上走在*列。 對海南而言,綠色發展戰略是利用優勢、發展優勢的現實選擇,是以旅游島為平臺,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產業,以低碳經濟為主要特征的綠色發展模式。 “海南應盡快組織力量研究制定綠色發展戰略規劃,確定實施綠色發展戰略的目標、指標、區域布局和具體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