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新版《供熱計量應用技術規程》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著重強調了供熱分戶計量收費實施以后按熱收費管理方面的有關問題,即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調節室溫,少用熱少繳費,以鼓勵人們提高認識,自覺節能。相關負責人介紹,“征求意見稿一是從技術上保障了分戶熱計量的實施,二是體現了按熱收費,鼓勵大家行為節能的指導思想。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調節室溫,靈活用熱,少用熱少繳費。”
我國供熱計量發展已經進入全面推廣階段。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頒布,其中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采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從2006年開始連續召開全國供熱計量大會,將供熱計量的實施和城市稱號、政府工程補貼相關聯。2010年,*頒發了行業標準《供熱計量技術規程》,將之前供熱計量中的各種方法和概念做了全面的梳理。2011年,北方采暖地區新建建筑安裝分戶供熱計量裝置的比例達到72%,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完成面積1.32億平方米,累計實現供熱計量收費5.36億平方米,供熱計量收費工作穩步推進。
大規模推進供熱計量改革仍將繼續。“十二五”時期,*要求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面積4億平方米以上。供熱計量將成為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重中之重。*已經與各省市簽訂協議,要求嚴格按照協議完成改造任務。對于已裝熱計量表的建筑,全面取消以面積計價收費方式,無條件地實行按實際熱量計價收費方式。
靈活用熱,行為節能
早在2005年,建設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的意見》中已經提到,改革的核心就是供熱實行計量收費,用多少熱能花多少錢。老百姓可以按自己的所需利用資源,實行“少用熱少花錢”。供熱計量收費的實施目的在于節能,如能讓居民自行調節室溫,養成節能的好習慣,那推行供熱計量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由于天氣變化以及房屋保溫性能的不同,有些居民家里出現溫度過高,冬天需要開窗才能保持室內溫度適宜,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是因為沒有實行供熱計量,造成資源嚴重浪費,此次北京市新版《供熱計量應用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中重體現了“按熱收費”,以保障供熱質量。杜絕“暖氣太熱”的現象再出現。
推行供熱計量收費的道路還很漫長,針對老舊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工作要加快進行,特別是供熱系統改造,增加房屋維護結構保溫性能,加裝溫控閥使得居民自住調節室溫,合理供暖,靈活用熱,自覺節能。